今后,在江苏的公立医院看病,患者不需要拎着片子“走南闯北”了,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,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(以下简称影像平台)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,实现了全省医学影像数据统一存储、管理与共享调阅互认。截至目前,全省86%的公立医疗机构接入省影像平台,形成了一张可以共同分享的“网”,医生调取病人的CT片子、B超报告等影像资料不再受到时间、空间限制,病人看病更方便。这是2023年省卫生健康委开展主题教育,为民办实事、为医院解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宿迁做的检查,南京医院也能读片
上周五下午,记者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孔辉副主任医师诊室时,26岁的小唐新冠病毒感染后反复咳嗽,想让医生看看是不是肺炎。孔辉在电脑上为他开出检查项目时,突然电脑屏幕上弹出一条提示:“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平台提醒该患者近期做过类似检查,是否打开链接查看患者影像与报告?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原来,小唐十多天前在某医院做过胸部CT。孔辉打开影像链接,患者的胸部CT影像清晰地显现出来。在电脑上读片后,孔辉告诉小唐,“没有大碍,你只是感冒后引起的咳嗽,一般要持续2-3周才能痊愈,不要着急。”
当日,来自宿迁市沭阳县的患者张女士,因前不久在老家县中医院初步诊断为宫颈癌,当地医生建议立即到南京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。夫妻二人连夜坐车赶到南京。由于走得太匆忙,到了江苏省肿瘤医院才发现CT片子没带。
正在夫妻俩焦急万分时,接诊的妇瘤科主任王金华主任医师,很快就从自己的电脑中调取出张女士在沭阳县中医院做的CT片子等资料。“片子拍得质量非常好,用不着重新拍。只要重新查个血就可以住院了。”王金华说,由于患者检查资料相当完备,不需要再重复做大的项目检查了。
全省公立医院的影像资料有望“织成”一张网
截至2023年6月29日,已有1711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接入(含189家三级医院),占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总数的86.8%。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,确定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1969家(今年新接入533家)公立医疗机构接入的目标任务,实现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应接尽接。
江苏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工程师介绍,影像平台为患者提供便利的云影像服务,当患者就医时,可授权医生通过“数据跨院共享系统”来调阅患者近期已做过的影像检查数据。“影像平台的‘重复检查’提醒功能会监测到患者近期是否存在相同的历史检查,若存在,则提醒医生前往影像平台查看检查详情。”专家说,对符合互认标准的项目不需要重复拍片,避免跨院就诊不必要的重复检查,逐步以电子胶片取代传统物理胶片,让患者省去了保存和携带物理胶片的麻烦。不仅能减轻环境污染,节能环保,也能节省患者就医时间和医疗费用,减轻患者就医负担,提升居民就医幸福感。
三种授权方式,保障患者数据隐私
如何保障病人的数据资料安全?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、信息处副处长蒋燕妮介绍,病人的各项检查数据属于个人隐私,不得到病人允许医生也不能随便调取数据。医生要读取病的影像资料,主要有三种授权方式:一是根据病人手机短信授权,没有经过授权的医生不能调取病人影像数据。二是江苏健康通授权。三是医生辅助授权,这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无手机、无智能手机与持智能手机人群不同授权需求。
“让数据多跑路,居民少跑腿。”记者了解到,除了在医院可以调阅,居民可在“江苏健康通”微信公众号上随时随地查看个人全生命周期数字影像报告,包含报告查看、影像查看、影像授权、原始DICOM影像下载等服务。
影像资料上“云”,不仅仅是省事省钱
“过去经常有病人CT、胸片等保管不妥,发生霉变、粘连等,影响医生读片效果。而在云平台上,一个病人的影像数据大约1-2G,成像质量非常高,而且永远不变质。不仅如此,CT片子等可以可以放大、缩小,医生一次可以读取几百张片子。”王金华解释说。另外,对医院而言,还有一处好处就是减轻了存储胶片的压力。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勤说,云上的影像数据可以长期保存,这有利于医生连续观察某一病灶几年的变化情况,从而更加精准给出诊断。
影像资料上“云”,不仅仅是省事省钱。专家介绍,海量影像数据是十分宝贵的资源,它不仅帮助医生诊断疾病,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流行病学研究,找出某些疾病的发病规律;还可以进行AI辅助诊断,提高疾病诊断的精准率和提高大规模疾病筛查的效率等。下一步,除了CT、MRI、DR、B超等影像数据外,还将把个人健康体检数据、日常的化验报告数据、健康档案数据等全部汇聚到云上,打造完全数字化的个人健康档案,让个人的健康资料随身携带不是梦。
通讯员 吕萌萌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
校对 王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