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,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。据介绍,4月20日11时40分左右,受害人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到他。短暂聊天后,好友告诉郭先生,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,需要430万元保证金,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,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。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银行卡号,声称已经把钱打到账户上,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发给郭先生。基于视频聊天的信任,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,于11时49分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给对方打了过去。可当郭先生主动给好友微信发消息,称事情已经办妥时,好友竟然不知情。他这才意识到遇上了“高端”骗局,对方通过智能AI换脸技术,佯装成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,不到10分钟被骗走430万元;还有一起发生在本地的AI诈骗未遂案例:南京六合区的小王5月23日在裸聊时,头像被不法分子截取,对方用AI技术将小王面容截取合成不雅视频,要敲诈他18万,好在小王果断报警,避免了损失。
最近利用AI技术诈骗在全国多地出现,不法分子是怎样通过高科技实现“完美犯罪”的呢?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江苏移动网络部核心网专家谢璋,为大家深层揭秘AI诈骗背后的套路。谢璋首先向大家介绍了 AI骗局的4种常见套路:第一种:声音合成,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声音,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,用伪造的声音来诈骗;第二种:AI换脸,骗子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技术来博取信任,伪装成熟人来骗取重要信息或钱财;第三种:转发微信语音,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,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(插件)实现语音转发,从而把受害者引入骗局;第四种:AI程序筛选受害人,利用AI,骗子们还可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信息,进行筛选,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定制化的脚本,实施精准诈骗。因此,针对AI植入的视频诈骗,大家一定要记住“四不”:1,不要随意泄露通讯地址及人脸、指纹、身份证件等个人信息,不要过度分享个人生活;2,不要随意加陌生人的QQ和微信账号;3,不要随意点击链接;4,不要随意下载APP或陌生软件。此外,谢璋告诉记者,还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“5G视频通话”加强通话安全,用户在中国移动网络下进行视频时,全流程都是基于专用IP承载网络,与互联网络完全隔离,因此可以通过加密、报文校验等技术手段,确保用户的重要信息无法被窃取,视频也无法被篡改。
策划 陈迪晨
文案 任国勇 张冰晶
摄像 卢 婧 谢汝旻(实习)
剪辑 马 斌
设计 肖 甜
校对 陶善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