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日下午考生在南京市第一中学考点看考场
考生正在看考场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6日,在连云港高级中学考点,考生有序进入考点熟悉环境 王春 克显 摄
6月7日,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考正式拉开帷幕。今年,南京市共有29797名考生参加考场编排,设12个考区29个考点,1031个考场。6月6日下午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南京市第一中学考点,体验考生进场全过程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高考考点外设了一道安检门,防止考生将手机等带入考点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吴伟龙 刘莉
禁止将手机带进考点 今年增设一道“安检门”
记者发现,今年南京一中考点门口增设了两个安检门,考生们需穿过安检门无异常才能进入考场。“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增设了一道安检门,防止将手机带进考点,往年是禁止将手机带入考场。”南京市第一中学考点副主任高磊介绍,按照要求,考点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今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,为了进一步守住考场安全的“主阵地”,一方面,加强对考生的宣传教育和要求,每位考生都签订了不携带手机进入考点的承诺书。另一方面,加强技术防备,增设安检门,设立复检区。考生进入考点必须先经过安检门检查,把好第一道关,让手机“带不进”。南京一中考点配置2个智能安检门,通过安检门时若发现异常,考生在复检区由专人手持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复检后,再次通过智能安检门检查合格后,方可进入考点。
高磊提醒广大考生:为了顺利通过入场检查,请广大考生们注意以下事项:第一,不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,不携带电子手环手表、翻译笔等电子设备。第二,尽量不穿着带有金属装饰的衣物鞋袜。第三,主动配合考点及考场安全检查,安检门发出警报声时,考生不必紧张,主动配合复检找出警报来源即可。请考生充分利用6月6日下午4点看考场时,熟悉考点智能安检门的安检流程及考场楼层。
考场环境整洁干净,还有空调 考生:尽最大努力,不留遗憾
“考场环境非常好,非常整洁干净,还安装了空调!”一位考生告诉记者,看完考场后,感觉高考真的来了,突然有点紧张,希望自己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。
“我的考场正好跟我以前在一中军训的时候是同一个教室,感觉非常巧,看考场的时候就有一种熟悉感。希望能借助这样的好运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得最好。”来自南京第五高级中学的一名考生表示。
“并没有那么紧张,明天就要高考了,马上就要为自己前面三年的努力兑现了。希望自己正常发挥,不留遗憾,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这场考试。”一位考生告诉记者。
“今天我比我想象要紧张,以为自己不紧张,但是昨晚一晚上没睡好,证明还是有点紧张。小孩其实心态很好,她很稳。她刚才进去看了考场、位置以及周边环境,安检也试过了,希望明天一切顺利。”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。
温馨提醒
身份证丢失不要慌,公安设立临时补办点
记者了解到,南京一中考点积极为考生营造良好考试环境,着力做好四项工作:1.做好护考保障工作。考点联合公安、交警、卫健、环保等多部门通力合作,做好护考保障工作。考生若出现身份证丢失情况,千万不要慌张,公安部门在学校门口设立临时身份证补办点。2.提供人性化服务。设立医疗医护点、问询处、手机存放点等,为考生提供人性化服务。3.优化环境布置。考点营造卫生、整洁、有序、安全、舒适的考试环境。每个考场、每张桌椅都由专人认真细致检查,每个考场每天进行环境卫生消毒。4.完善应急预案。制定各类应急预案,做好有特殊需求考生的服务保障工作。
健康锦囊
保持乐观心态 高高兴兴去考试!
2023年高考6月7日正式开启。如何调整好心态上考场?紧张焦虑造成身体不适怎么办?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马书玖,一起收好这份专家带来的健康锦囊。
苦读十多年的莘莘学子们都想考出满意的成绩,随之而来的压力、“考前焦虑”在所难免。在马书玖看来,这时候家长的陪伴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,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考前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现象,保持接纳的心态。与此同时,尽量减少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,在家里营造出宁静、轻松、积极的氛围,帮助孩子保持心神的安宁。
此外,可以适当使用暗示法,让孩子保持自信和信心,轻松上阵。“作为考生,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节奏,头脑保持‘条理感’,排除杂念,只想当下的事情,用乐观的心态对待考试。”具体来说,专家建议,紧张感明显的话就放下课本,做做深呼吸,听听轻音乐,转移一下注意力。
睡眠障碍、胃口差,头痛,腹泻,心慌气喘等等……不仅是心理上的紧张焦虑,记者注意到,还有不少考生的心理不安情况已经引起了不可抑制的躯体症状。马书玖表示,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心理因素。主要因为考生缺乏信心,担心失败。“所以当家里的考生已经出现了身体不适,建议家长们首先进行心理疏导,帮助调整心态。假设症状比较严重,可以用耳穴压豆或医生开具的中药治疗。如果必要,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。”
马书玖提醒,正式开考后若是考完一门感觉不理想也最好暂时放一边,不再去对答案,切莫多想。可以适当暗示自己总有一两门不理想属于正常情况,下一门就会好的。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天的考试上,保持正面乐观的心态。
考试会持续几天,总体来说,专家建议及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。每场考试间隔要及时休息、放松,不要总想着“临时抱佛脚”,谨防用脑过度。休息时间不要刷手机上的各种信息,尤其是各类负面的繁杂信息,这样有助于保持心神的安宁,调整到轻松愉悦积极正面的状态。
考试期间,由于紧张情绪,加之答题用脑较多,人体消耗也很大,因此保证充足的营养也是重要的一环。马书玖特别指出,考试季又处于夏季,考生们普遍胃肠功能会下降。所以要吃清淡、营养丰富好消化的食物,荤素搭配,蔬菜、杂粮、坚果都有一定的比例,不宜过饱,吃7分饱即可。
“最好不要喝咖啡和茶提神,否则会影响晚上睡眠质量。”专家推荐,可以尝试采用中医食疗方法,如食用百合莲子羹、核桃莲藕排骨汤、南瓜小米粥。如果孩子疲劳感明显,可以用葛根10克、石斛10克、西洋参6克煮水当茶饮,一日两次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
■相关链接
高三毕业生给老师送五花肉 这毕业礼老有文化了
老师拿到高三毕业生送的五花肉
6月3日,在福建漳州,高三学子送老师五花肉当礼物,老师笑得开心,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。在班级里豪横地展示完,学生还细心地帮老师准备好塑料袋装肉。有人赞实用,加餐红烧肉,也有网友评论,“这操作放在整个毕业圈都相当炸裂”。有人指出,其实这不是创新,而是源自传统古礼。
为啥要送五花肉呢?这要从束脩(shù xiū)说起。文史作家侯印国解释说,这是古代借用来表示老师工资的一个典故,始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,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。《论语·述而》中说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孔子说,只要主动送给我束脩的学生,我没有不愿意为他教诲的。脩的意思是肉脯、肉干,束脩就是将10条肉脯捆在一起。
古代启蒙教育将学塾分为家塾、私塾和义塾,无论在哪个场所任教,教书先生都会受到礼遇,得到莫大的尊重。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时,往往需要带着拜师礼,送给老师作为学费。拜师礼给多少合适呢?孔子制定了中道原则,就是束脩。脩的意思是肉脯、肉干,束脩就是将10条肉脯捆在一起。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教授也提及,古代非常重视教育,重视教师,在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这天,类似“教师节”的节日,东家都会向家塾的塾师致送“节敬”。
束脩后来成为代指学费的典故,是入学报名时送给老师的酬劳,这是塾师收入的最主要来源。《晋书·慕容廆载记》里也用到束脩这个词:“平原刘赞儒学该通,引为东庠祭酒,其世子皝率国胄束脩受业焉。”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早年找著名学者刘赞求教,也会带肉干行拜师礼。
“束脩其至薄者。”在南宋大儒朱熹看来,10条肉干算不上什么厚礼。不过,古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,肉算是奢侈品,老百姓吃顿肉并不容易。那时没有冰箱冰柜,保存肉类很成问题。如果当天吃不完,就先用水把肉煮透,然后用盐抹匀,悬挂在屋檐下阴干。带孩子拜师时,把肉干扎成一捆,供先生慢慢享用。
虽说孔子定下了学费的标准,但他同时坚持“有教无类”的平等原则。弟子三千中,颜回、子路、卜商、冉求、仲弓、原宪、伯牛等人都是出身寒门的穷学生,并没有因为谁给不起束脩而拒之门外。
采访中,文史作家侯印国告诉记者,古人读书时在重要节日,往往都会向老师送上礼物表示感谢,而庆祝毕业,感谢老师也是必不可少的。科举考试时代,感谢老师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。
中榜之后,首先要拜谢主考官,俗称“谢恩”。在唐代,凡榜上有名的进士,要一同前往主考官的府邸。谢恩时,“毕业生”们按名次排好队,状元出列致辞,接着大家一一拜见主考官,作自我介绍,感谢座主(应举士人称主考官为“座主”,自称“门生”)拔擢之恩。随后,主考官会带领这群“毕业生”去中书省都堂拜见宰相,俗称“过堂”。过堂前,相关官员会收取“毕业生”的名纸,然后仍由状元致辞,其余进士依次自我介绍并致谢。
科举考试增加殿试之后,所有毕业生都成了“天子门生”,此前向主考官谢恩逐渐变成向皇帝谢恩,俗称“朝谢”。宋代,皇帝为防止座主与门生结为朋党,明令禁止新科进士向主考官和宰相谢恩,亦不准自称“门生”,以后谢恩、过堂仪式都逐渐衰落。
清代的进士在朝谢之外,还要专门赴国子监和孔庙拜谒孔子。届时,状元还会率领所有进士拜谒国子监祭酒(相当于现在的校长)、司业(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,有两名)。三位“校长”分别给状元、榜眼、探花进酒并簪金花,其余进士由“校长”的属官进酒并簪红花。无论是“谢恩”“过堂”,还是“朝谢”“簪花”,都体现着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优良美德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